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华社会] 菲律宾华侨社团蓬勃发展 守望相助助力华社稳定

时间:2017-2-10 11:07 0 371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侨办消息: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华商与侨团:历史演变和地域比较”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新加坡、韩国、加拿大等地的海外学者与四十余位国内学者共议全球侨团的发展脉络及功能特色。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龚宁在会上以《早期菲律宾华侨社团与华侨社会》为题发表演讲。
  原文摘要如下:
  对菲律宾华侨社团的调查早期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马尼拉中华总商会在1935年成立30年之际对华侨社团,特别是商会的调查,集中在《菲律宾马尼拉中华总商会三十年纪念周刊》中;其二是日本出于“南进”需要在东南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其成果主要展示在《南洋华侨团体调查》中。本文以这两本资料为基础,对菲律宾华侨社团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阐述。
  菲律宾最早出现的社团是兼有天主教和行政组织功能的岷仑洛华人公会,早期还有一些以音乐为纽带的南音社团,比如1817年的金兰郎君社和1820年的长和郎君社,这些社团以音乐为纽带,联络乡谊,讨论和处理华侨社会问题,实际上具有地缘社团的功能。第三类社团组织是具有慈善组织性质的善举公所(1870年)、华侨义山(1870年)、崇仁医院(1879年)。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的同乡会和宗亲会组织最早是出现在广东华侨群体中,即1850年的广东会馆和1884年的龙岗公所,闽南人的同乡会最早出现在1910年,而宗亲会也大多成立于20世纪之后。其他社会团体比如秘密会社、娱乐团体也都存在于菲律宾华侨中。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菲律宾华侨社团有其独特之处:其一、西班牙统治时期,殖民政府为了推行天主教,不允许菲律宾华侨在当地兴建源自家乡的庙宇或宗祠,因此菲律宾华侨社团发展较迟,最早出现的华侨社团不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宗亲会和同乡会,而是与天主教相关的社团;其二、由于西班牙和美国严苛的移民政策,菲律宾华侨不论在相对数量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没有优势,但是其社团的数量,却位列前茅,各种社团在菲律宾华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地华人而言,这些社团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圈子,甚至也是他们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其三、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菲律宾华侨在人口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即福建籍华侨占绝对多数,特别是闽南的漳、泉地区,是菲律宾华侨的主要来源,这就使得地缘社团多是以村或乡为单位,因此也就兼有血缘和地缘双重属性。闽南华侨占据绝对优势也使得菲律宾华侨在职业机构上偏重于商业,菲律宾华侨很少从事农业,大多数人都从事商业活动,这使得菲律宾的商会相对较多。
  作者认为,华侨到菲律宾后,通过神缘、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寻求彼此之间的联系,守望相助,由此产生了各种宗教团体、宗亲会、同乡会和商会等组织。而这些社团组织的建立,又反过来维持了华侨社会的稳定,吸引更多的华侨来到菲律宾,扩大了菲律宾华侨社会。(龚宁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