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华社会] 未完工“侨批馆”凝聚华侨忠国魂

时间:2017-2-25 10:53 2 446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泉州晚报:清末至20世纪初商人蔡顺意是晋江梧林华侨的杰出代表人物,早年赴菲经商,家族曾买下了菲律宾仙合其里一条街,创下商界传奇;他敬恭桑梓,抗战时期义无反顾倾囊支持抗日,最终自家“侨批馆”无钱装修,此幢“外秀内糙”的建筑亦成感人历史的见证物。


8bf74053f1ce08671cc5531d557785da.jpeg
柯蔡名人录中有蔡顺意传


120508734bbe0aa15a17ff67add197bf.jpeg
侨批馆从外观上看是哥特式建筑

2月17日,来自海内外的40多位文化名家走访了晋江新塘街道的梧林社区,他们被梧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南洋华侨建筑所吸引。在社区里,一幢外观华丽,内部却仍是土坯结构,没来得及装饰的建筑——侨批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介绍,侨批馆的主人蔡顺意曾是旅菲商界风云人物,早期参与过泉州电气公司的改组,后来又创建了梧林当地第一所小学“铭仁小学”。如今,他兴建的“容膝居”、侨批馆等建筑,亦为村中一景。

避祸出洋 赴菲谋生

梧林一地自明洪武年间起,便是蔡氏一族聚居地。丰田蔡氏始祖是隐斋公,而梧林开基祖旺生则是隐斋公的第六子,所以梧林蔡氏族脉源自丰田蔡氏。
在清朝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梧林人几乎是以“亲拖亲,厝边拖田埂”的形式,相携一道渡海出洋到吕宋(即菲律宾)、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赚食”(讨生活)。所以,梧林华侨众多,华侨故事也多。


蔡顺意是梧林华侨历史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人。据《梧林蔡氏亶裕派下家谱》载,蔡顺意的父亲蔡咸影(族人称之“咸堧”)生于清同治壬申(1872年)10月17日,年轻时,蔡咸堧便随乡人一道前往吕宋谋生,攒下一定的家底。蔡顺意其实不是蔡咸堧的亲生儿子,据晋江梧林村蔡怀道先生介绍,顺意是咸堧家抱养的。当时顺意尚年幼,不过咸堧及其妻吴当都将他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20世纪10年代,闽南侨乡军阀溷战、兵匪交扰,特别是1917年闽粤战争爆发,可谓“百业毁颓,民生凋敝”。顺意迫于生计离开家乡,随其父荡舟至菲,开始其经商生涯。

273b23be14485cc0c539231fa2701866.jpeg
丰田蔡氏家庙巍峨壮观,梧林蔡氏便是丰田蔡氏的派衍

积攒口碑 商界驰骋

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菲律宾也并非“安乐窝”。20世纪初期,菲律宾大商业均操控在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大公司手里。华侨除了贩卖一些土产、推销洋货外,基本就只能开些日用杂货店,或者去当苦力。但英美等国为了进一步垄断菲律宾经济命脉,怂恿菲律宾政府加强排华,提出“零售商菲化桉”,使得华侨零售商不能获得新的营业执照,华侨在菲处境日益艰辛。有资料显示,当年,菲律宾政府甚至还在马里拉等地施行有组织的暴力排华行动,华侨的生命、财物都受到很大威胁(见李秉传《旅菲三十年的回忆》)。

然而,蔡顺意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仔细分析了当时菲律宾的日用品市场,将目标锁定在雨伞、麻绳、沙文(肥皂)、西纱等当时需求量很大的商品上,下定决心开办日用品生产加工工厂及商铺,用可靠的质量作为市场的敲门砖,吸引客户、赢取口碑,由此逐步在菲律宾商场中站稳了脚跟。父亲蔡咸堧创办的商号“三合兴”,也在他手里被发扬光大了,家族事业越做越红火。


蔡顺意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对于同样来菲打拼的乡亲们,他亦关爱有加。据梧林村蔡文明先生介绍,“三合兴”商号在鼎盛时期曾雇佣多达500位的工人,其中不少就是来自梧林村的家乡人。“我哥那时刚到菲律宾,生活艰苦,于是就去投奔顺意,留在他店里帮工。当时获得的待遇非常不错。”蔡文明称,“哥哥以前一个月可以给梧林老家寄回几十块大洋,对于改善家人生活帮助极大。”对乡人的有情有义,也换回了大家的鼎力支持,雇员生产与销售的积极性极高,这恐怕是“三合兴”商号迅速崛起的最根本缘故吧。


据梧林村人回忆,“三合兴”不仅注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且注重对地产租赁业的投资,实现了经营的多样性。蔡顺意有着精明的商业头脑与开阔的眼界,他适时买下了仙合其里的一条商业街,一方面作为自己商号生产与销售的根据地,另一方面还把剩余的店铺分割租赁出去,享受商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盈利。据梧林人蔡文明回忆,“三合兴”光在仙合其里商业街的租赁上,每月就能获得高达3万多大洋的收益,在当时,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由于蔡顺意一来在商界享有盛誉,二来他个人又“勤俭朴素,老成持重,凡事无苟且,待人以至诚”。所以,他在菲律宾被蔡氏族人推选为菲律宾济阳公所(即后来的菲律宾柯蔡宗亲会)主席,前后历任达6届(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届)。在任上以其办事能负责,获得族人之拥戴。


d48d11459afafcb48a9ba05b0fb2878d.jpeg
蔡顺意修筑的容膝居已历经80多年风雨



b6345d873ddbbdc66ffe21d614a966fd.jpeg
修养楼四面出规,形成“四面八柱”构造,造型别具特色


回乡盖厝 赤心报国

在菲律宾打拼十多年后,生意上的称心如意,使得蔡顺意动了回乡盖厝的念头,这也是那个年代海外华侨们倾注思乡情绪最普遍的一种表达方式。

虽然之前蔡顺意隔个三五年就会返乡探亲一次,但1928年的那次返乡,对于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在那一年,他买下了村里的一块地,并敲下了建盖自己宅邸的第一锤。他建造的这座宅邸称作“容膝居”,坐北朝南,是幢中西合璧的洋楼。


据介绍,容膝居平面呈“七字形”布局,共两层,整体建筑采用外砖石、内砖木的结构。正面随平面布局建“七字形”外廊,第一层篆刻楹联石柱外廊,二层建连续拱券外廊,方形红砖廊柱,西洋券柱式,墩子粗壮,拱券呈几何弧形,显示出了它的匠心独运之处。


容膝居于1929年落成。随后的几年里,蔡顺意和母亲吴当又在梧林里连盖了一栋三间张、两栋五间张带双护龙的闽南厝,一幢外形如碉堡的碉楼“修养楼”,一幢哥特式风格的侨批馆(即后来的“旧学堂”)。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份里,梧林周边经常有盗贼、土匪出没”,梧林村人蔡怀禅回忆道,蔡顺意为了保护自己的亲眷、族人以及乡民,决意在村的中央部位建造一幢碉楼,这碉楼就是“修养楼”。修养楼建于1934年,楼四面出规,形成圈形外廊,出规末端以两支独立的罗马科林斯迭柱支撑,形成“四面八柱”构造。各层各面的门窗凋花,形态各异,构搭“一层一境,四面八境”的建筑景观。碉楼十分坚固,四面窗户都有铁罩,楼上廊道留有窥视孔、射击眼,楼内放置枪支,时刻有人巡逻,起到了警戒以及随时准备抵御外寇袭村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梧林村的安全系数。后来,村里蔡姓族人商议族内大事,也都会聚到修养楼来会面、谈话,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村里人气很旺的“议事厅”。


蔡顺意常年在外,深知华侨在海外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清楚华侨对家人、故园的思念之情,但那时的华侨要与家人通信或往家中汇钱寄大洋,是颇费周章的。为此,顺意决定在家乡盖一个侨批馆,服务于梧林及周边的华侨侨眷们。侨批馆于1938年建成。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幢洋气十足的哥特式建筑。该楼为钢筋溷凝土框架结构,清水砖外墙,共两层半。此楼一反多数民居建筑中轴对称布局,采用的是左右各异布局。大楼左右两侧建外廊,正面只在正中入口设塌寿式出规,入口台基上出规及大楼右侧镜面墙为抹六角形凸出造型,出规以四支异状清水砖围砌成的罗马塔斯干柱支撑,既强调入口,又丰富室内外空间。


据蔡怀禅、蔡怀道回忆,当时除了梧林的侨批馆外,蔡顺意还在台湾岛内、厦门鼓浪屿岛上各盖了一幢与梧林侨批馆一模一样的建筑,这两处建筑也是准备用来开办侨批馆的。不过,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以及国内抗日战争的爆发,海内外爱国华侨们掀起抗日救国浪潮,蔡顺意没来得及开张他的侨批馆,就把所有的资金,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救亡的事业中去了。因此我们现在在梧林村中见到的侨批馆,内部还是土坯的,并没有完成装修。在这份粗糙中,却尽显一位爱国华侨的赤子之心。


梧林侨批馆在后来曾借与村民兴办学堂所用,故而又被村人亲切地称作“旧学堂”。


e705e039e9cfe9cab8652d93755b3d74.jpeg
梧林铭仁小学正是蔡顺意创建的


投资民企 造福社会

据《泉州工商史料》所载,1931年淞沪之战结束后,十九路军入闽,地方稍为安宁,海外爱国华侨纷纷有回国投资建设之举。蔡顺意也回国参与了泉州电气公司的改组。泉州电气公司创始于1917年9月间,因经营不善,业务无法开展,“当时泉州电气公司已至无力维持的地步,爱国归侨、晋江安海人蔡子钦乃邀国外华侨和归侨陈清机、万福来、周起抟、周起特、吴善卿、蔡顺意、蔡露亭、吕良以、佘芳梅、蔡梨生,以及地方人士李丹臣、蔡德远、罗贻谦、黄克绳等集资承项,准备改组(泉州电气公司)。”在爱国华侨们的鼎力支持下,泉州电气公司最终改组为泉州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泉州第一家侨办电力工业企业。蔡子钦被公推为经理。

泉州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932年8月间开始营业,翌年11月间恢复供电,电灯盏数由3000余盏一下子勐增至1万余盏。蔡顺意作为泉州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为泉州的“光明”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热心公益 办学育人


晋江旅菲华侨热心故乡公益事业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黄谋烈,字祉文,号佑堂,泉州人,同治癸亥(1863年)进士。他在自撰的墓志《庸叟自撰扩志》中,谈到清末泉州华侨关心故乡的一些资料时说:“乙巳(1905年)季夏溯,安永内山地裂泉涌,晋南溪三邑泛滥成灾,深者二丈余,当浅者四五尺,临溪村落几墟……乃绅商会函致实叻、槟屿、小吕宋、怡朗、安南诸埠、暨申、甬诸商郊,广为募劝。”讲述了清末晋江泛滥,外洲桥受破坏,当时旅菲华侨议修的史实。

到了蔡顺意他们这辈华侨,对于家乡公益事业的热忱同样没有改变。梧林村里不管是建桥还是造路,只要是造福村子的事,蔡顺意都必定会带头捐资出力,这在梧林村中早就有口皆碑了。除了这些,蔡顺意对梧林公益事业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兴办私塾以及创建铭仁小学了。


过去的梧林,因为道路不畅,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没有教师愿意跋山涉水来这村里教书,孩子们念书很成问题。蔡顺意见此情景,决意兴办私塾,重金延聘名师,主要培养自己家族及同村蔡氏子弟。“办私塾,所有教师的工资都由他(蔡顺意)一力承担,不少课程则是特地延请惠安名人来讲授,比如曾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兰丽生。这些人对当时梧林村孩童的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蔡怀禅说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体量较小的私塾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上世纪40年代,蔡顺意出资创建铭仁完小(后称铭仁小学),这也是梧林村里的第一所小学。铭仁完小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梧林及周边村落学龄孩童的就学环境,让村里的孩子也能自信、从容地成长。这不能不说是功德一件。


蔡顺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心,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后来他的儿子、侄儿也纷纷捐资助学,推动铭仁小学的发展,学校中的嘉彬大礼堂正是他侄子蔡嘉彬捐建的。铭仁小学培育出了不少人才,“梧林村后来几十年内出了大批英才,甚至出现过‘博士夫妻’,跟这是分不开的。”蔡怀禅微笑着说道。


蔡顺意于上世纪50年代末病故,他的去世令村里人都为之扼腕叹息。2015年春,为完成居住在菲律宾的蔡顺意儿子蔡嘉龄老先生的夙愿,嘉龄的女婿陈其良回乡重修了容膝居。如今的容膝居焕然一新,玉石红砖似乎又搭起了人们思古的情怀。

编者按:蔡顺意先生是菲律宾华社早年的侨领之一,但此文所指的买下仙合其里一条街有误。文中的仙合其里是岷伦洛(Binondo)华人区Sto Cristo街,又译仙下其厘,是中路区重要的商业及贸易一条街,也是早期华侨社会甚至到现在的重要经济活动地区。这里的早年商铺包括詹成发(Cham Samco)、日昌酿酒厂等,许多房屋及店铺的业主是德国人Burke,也有菲律宾人Dizon、殷商章氏家族等,而且当时必须是菲籍才能买地,蔡先生明显不是菲籍,因此买下一条街的说法有误。

2回复

爱吃鸡蛋的MAX 发表于 2017-2-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有钱人有想着为家乡出一份力的心。千万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
菲龙网编辑部4 发表于 2017-2-2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爱吃鸡蛋的MAX 发表于 2017-2-25 12:40
有钱人有想着为家乡出一份力的心。千万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2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