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岷交通恶化加速

时间:2018-2-8 11:01 4 398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许栋(原载于《世界日报》)

月前到美嘉探访在那里做生意的好友亚和,之后顺路到勒道兜了一个圈。

由中西学校侧的横街进入范伦那街,再右转到勒道,摊档如丛林,行人步步为营,于是急急右转入树日街返回住处。

一九八一年我在勒道红砖仔厝设立一诊症处,那二楼单位有三个诊室,是吴金注医生租下的,分租一个房间给我,而我每日中午到诊,只有两小时。我每日中午由王彬驾车去,不到十分钟便可抵达,车泊在红砖仔厝楼下。

勒道一带属于中路区,华人多在邻近设店,以衣服、布料、小百货批发、零售为主,也有许多杂货和土产生意,晚上至凌晨则有外省蔬果运至,几乎廿四小时热闹,四、五十年前勒道及诸横街仍交通畅通,伊干诺和勒道街角有川行王彬街的集尼车,勒道和范伦那街角则有往市府、巴西、计顺市、巴石和仙范等地的行车路线,交通尚是方便。

除了邻近省市的集车路线,四十多年前杜杜曼火车站附属汽车站还有长途巴士,往来中北吕宋和碧瑶山城,中路也是外省来岷补货的重要地点。

近三、四十年,中路和岷市旧区停滞不前,自黎刹大街开始建筑架空电车后,除了溪仔婆及当时大岷百货店集中地的大街陷入黑暗时代,店铺生意一落千丈,纷纷倒店或收缩,连带中路也出现大塞车,更害惨中路商业的是小贩占据行人道及马路,再加上匪徒明偷明抢,使消费者却步。

随着勒道中路段行车不便,集尼车先是改道而行,继而取消川行,王彬街至勒道集尼车先行消失,中路同侨不再到王彬饮食和消费,华人区的住客也视中路为畏途,王彬的闽式菜馆先后倒闭,减去一大批近区的消费者,王彬街的另一些以华人为消费对象的酒楼也收缩或倒店。三十年前著名的国泰、冠华、豪苑、帝苑和翠华厅大酒楼再不服务华众了,令人婉惜。

三十年前王彬街也先后出现几家中文书报店,一间是王睛岚先生开设,销售香港和中国大陆书报,另一间是丁先生开设的书报摊,而第一旅社对面则有陈泰父女的报摊,皆以港台报为主,书籍不多,军统期间,这些书报摊丰富了老侨们的精神生活,彬兄、儒兄居于市外的父亲便是中文书报的忠诚读者,常常碰到他来王彬购买港报。这些书报店也随着老一代华侨减少而消失于不知不觉。

王彬街亚洲大厦楼上的新世纪图书馆也服务华社最长久,在中文图书缺乏的年代,是中文读者的聚集之所,如今仍在记忆之中。

传统行业在王彬街消失,只有一样「反弹」,那是糕饼店可以保持部份,闽式糕饼类仍吸引着菲中顾客前来帮衬,不少国外旅客也闻风到王彬街购买,作为手信带回各自的国家。除此之外,王彬街还有什么能吸引外人光顾?

4回复

热心市民林先生 发表于 2018-2-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哎,用所谓华社惯用的地名读文章起来真心很累。

感觉无意中用语言把我们新来的隔绝在圈子之外了。
Michael10 发表于 2018-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不错,讲讲马尼拉的历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小刚 发表于 2018-2-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的确,感觉地名,人名还是不要翻译的好,读者不懂至少可以自己去查,不像这种“勒道,横街,范伦那街”等等,真的是不知所云又无从翻译啊。
ykjuc0IisI 发表于 2018-2-1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这应该是历史潮流,中国何尝不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4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