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我们这一代人

时间:2018-11-5 09:52 0 354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施文志(原载于《世界日报》)

在“联合日报“读到的这篇文章《千里扫墓》。作者王晋光先生虽说是他们这一代人,应该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王晋光先生在文章里写:……一九六一年秋冬间母亲携我坐汽车,从石狮奔赴厦门,经鹰厦铁路,历江西鹰潭,转南昌,奔衡阳,下广州,于十一月下旬抵达拱北。从拱北关可轻易走进澳门。在澳门住了七天,等待船家安排偷渡到香港。

这种从拱北进入澳门住几天后,然后“屈蛇”偷渡到香港,如果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都有经历过。记得在六十年代初,有一趟从澳门“偷渡”出海,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大眼鸡“木船翻船出了事故,这一批侨眷妇女与孩子都是来香港等待菲律宾的丈夫、父亲与她们会面,有些孩子还没有见过父亲一面。自从这次沉船事故发生过后,香港政府接受了持中国“通行证”的侨属妇女与孩子从深圳直接进入罗湖,再乘搭火车进入九龙~香港。

王晋光先生在文章里说:那天大慨是十二月二日,翌日凌晨在荒无人烟的海边上岸,我们在北角皇都大厦堂婶淑绵家中住了一个星期。她们一家四口租住一个小房间,临时要增加我和母亲二人,挤迫情况可想而知,五十七年后想起来对此仍是感激不尽。淑绵婶为我们租房和购买日用品。至今我曾为三个人彻夜守灵,父母而外,就是淑绵婶。

在六十年代,如果父亲不是“两国王”的华侨,都会把住在香港的家庭移居这里。但是很多“两国王”的华侨!有些人根本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家在香港。

王晋光先生说:几十年后,我逐渐从历史了解一九五四年的菲化案,从现代政情知道韩战后西方国家对华厦的封锁政策,我知道那时的华侨在恶劣的局势下生活,与家人团聚无望,随波逐流行也许是在绝望下的正常举动。

众多华侨“交番婆”的结果,就是战后数十万幼童滞留香江,他们进退维谷,终于成为北角的“福建帮”,成为户口统计上七百四十万人口中的一百一十万人。

然而,在香港居住的侨眷家庭很多在七十年移居这里,这些华侨子弟,被老一辈人叫做“香港仔”。虽说是“香港仔”?但是大多数都是入乡随俗,循规蹈矩!安份守纪!几十年后,更多的“香港仔”都成菲华社会的精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