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秦淮河畔抚今追昔

时间:2019-2-11 14:31 0 409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钟艺 (原载于《商报》)

二零一八年金秋季节,路过南京市,刻意到秦淮河畔一游。漫步河畔,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首闻秦淮河之名,来自课本。上初中时,老师教授朱自清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文的写作技巧赞不绝口。如今,回想起两位“大教授”(朱自清和俞平伯)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分,乘坐一只“七板子”,在“朦胧的烟霭”中,在“黯黯的水波里”游湖。因自感身为“师表”,既被飘荡于湖面的絃樂和歌声所“牵惹着,震撼着”。但是,当歌舫靠近,一个伙计“拿着摊开的歌折”要他俩点唱时,却又显得尴尬万分,连声拒绝:“不要。我们……不要。”人神交战,情景十分有趣。

后来,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从事旅游业。路走远了,书读多了,才知道: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入南京城时分流,外秦淮绕城而过,流入长江,是南京的护城河,内秦淮则自东水关至四水关,横贯城之东西,全长五千公尺(十里),故又有“十里秦淮”之称。

秦淮河畔,以夫子庙为核心。东晋咸康三年(公元三三七年),丞相王药在秦淮河北岸建学宫,这是夫子庙的最早建筑。宋朝道元年(公元一零三二年),宋仁宗在学宫前建孔庙,称“夫子庙”。贡院前身为南宋时期的县府学考场。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加予扩大。永乐年间,永乐皇帝赐名“江南贡院”。到了清代,考场占地三十万平方公尺,考生号舍达二万余间。后人习惯上将围绕这三大建筑群一带的街道都称作夫子庙。夫子庙屡被战火所毁,又屡次重建。

历史上的夫子庙曾经是一个畸形的繁华闹市,特别是明、清时期,每逢开科秋围,上万名(最多达二万多人)考生云集于此。于是,秦淮复振,再次成为“六庙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甚至,产生了所谓的“秦淮文化”。

“秦淮文化”是在特殊时代和环境下产生的特殊事物。主角皆是“才子佳人”。这些才子、佳人,论才貌皆为当时一绝,不是“吹”的。先说佳人,当时秦淮河畔常搞“选美”,曾评出“秦淮四美”、“秦淮八艳”、秦淮十二钗“、“秦淮三十六春”。其中,以“秦淮八艳”最具盛名,即: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卞玉京、顾媚、寇白门、马湘兰。箇中的一些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恕笔者不再多予介绍。这些美女,不只具有“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之容,且诗、琴、书、画无所不精通,论才华,足抵今日的硕士生。千金难买彼等一笑。其后“从良”,所择的夫婿亦均为江南才子或“东林”名士。譬如:柳如是嫁钱谦益,李香君嫁侯方域,董小宛嫁冒辟疆,卞玉京嫁吴梅村,顾媚嫁龚定山,寇白门嫁朱国弼,马湘兰嫁王雅登。只有陈圆圆被吴三桂霸占。

“东林”者,指的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为北宋学者杨时所创,宣扬程颐理学(杨时为程颐弟子)。一六零四年,经高攀龙、顾宪成集资重修后,成了“除北京之外的第二政治、文化中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联即为其学风。 “东林党人”,讥议朝政,抨击时弊,,专跟以魏忠贤为首的奸党抗争,以致屡遭迫害。秦淮河畔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被后人编为戏剧、写成书,广泛流传于民间。

尔今,漫步于秦淮河畔,不难发现其面貌已焕然一新。虽说孔庙、大成门、大成殿、学宫依旧存在。但是,贡院已变成“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馆内保有一座缩小的贡院模型,让游人去想像当年的恢弘。还有一些半新旧的景点,如:“王谢故居”、“桃叶度”、“媚香楼”等。画舫游船已恢复了。夫子庙,游人如鲫。可是,我总觉得历史无法复制,街上的行人脚步匆匆,毫无一丝闲情逸趣。 “媚香楼”里的仿古粉黛,其笑脸深藏着商业性的妩媚,行走在楼馆店堂的长袖歌女虽也抚琴歌吟“后庭玉树”,却目光吊滞。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卞玉京、钱谦益、侯方域、吴梅村……皆往矣!恕笔者直言,起码在咱菲华社会里很难找到堪与彼等相比的才子、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