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印度、泰国、厄瓜多尔,不怕热的新冠病毒更可畏

时间:2020-5-3 19:31 0 237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周安娜
  “等到4月天气变热,疫情就会退去……就像奇迹一般消失”。
  和很多普通百姓一样,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经相信,等到天气变热,新冠病毒会失去传播活力,疫情就会自动消退。“美梦”是否能成真呢?
DSC0000.jpg

  (图源:纽约时报)
  近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一篇文章,对温度与疫情的关系做了推测。
  研究人员通过3月14日到3月27日的新冠肺炎病历数量研究发现,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不同地区新冠病毒的传播轨迹,最高气温超过大约22.5摄氏度时,新冠肺炎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类似的说法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国内疫情刚刚开始时就有人称,当年的非典就是因为天气转热而结束,所以新冠肺炎也可能会因夏天的到来而消失。
  如今夏天已经越来越近,渐渐升高的温度究竟对新冠疫情有没有影响?也许我们可以先拿气温较高的几个国家做一个小小的推测。
  厄瓜多尔:赤道国成重灾区
  厄瓜多尔,赤道之国。这里离太阳很近,这里最近摆放在路边的棺材很多。
DSC0001.jpg

(图说:瓜亚基尔的一家殡仪馆外正在出售空棺材。图源:路透社)

  当地时间4月25日,厄瓜多尔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1536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22719例。
  飙升的数字使得厄瓜多尔当日超越秘鲁,跃升成为拉美确诊人数第二多的国家;而该国的最大城市瓜亚基尔,也沦为拉美的“新疫情中心”。
  三四月的瓜亚基尔正处于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最高温度已经达到32度。炎热的气候并没有像人们以为的那样“自动抑制”了疫情的发展。
  瓜亚基尔的一位重症监护医生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说,“在这里,人们死得像苍蝇”。
DSC0002.jpg

  (图说:疫情大爆发击溃瓜亚基尔的医疗和殡葬体系,丢弃在路边的尸体只简单用胶袋或纸皮盖着。 图源:路透社)
  印度:贫民窟的百万病毒
  因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闻名遐迩的印度塔拉维贫民窟,最近再一次夺得了人们的视线。
  这个占地面积仅约两平方公里的“亚洲最大的贫民窟”有着难以置信的稠密人口(近100万人),而其中已经有11506人确诊新冠肺炎,485人死亡,分别约占印度确诊总数和死亡总数的30%和40%。
DSC0003.jpg

(图说:印度贫民窟。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亚热带气候国家,印度的平均温度现也已超过30度,有些地区甚至超过40度。然而在高温的加持下,印度的疫情显然没有保持初期那样的“稳定状态”。
  截至当地时间5月2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7000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3000例,增加速度堪比中国最严重的时候。
DSC0004.jpg

  (图说:印度街头的墙上涂鸦“待在家里,保证安全,保持距离”。图源:GETTY IMAGES)
  泰国:热国中的“另类选手”
  当然,高温地区也有疫情控制的比较好的国家,比如泰国。
  泰国的气温常年保持在30度以上,但从4月10日开始,该国疫情曲线渐渐平稳,呈现出明显的好转趋势。
  截至目前,泰国新冠肺炎的现存确诊病例已经低于200例。此外,该国的死亡率只有1.7%,大约是世界平均死亡率(6.4%)的1/4水平。
DSC0005.jpg

(图说:疫情缓解下泰国重新开放部分商业活动场所。)

  比较这些高温国家所得出的“互相矛盾”的结论不难看出,高温对疫情的作用或许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么大。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科特辛博斯对媒体表示,新冠疫情很快蔓延至世界各地,包括北半球和南半球。这表明要么新冠病毒传播不依赖于温度,要么这种依赖性并不重要。
  传染病与季节有什么关系?
  早在2500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发现,在特定季节下,许多传染病更常见。比如大多数的流感会在冬季爆发,而主要由蚊虫感染的登革热,则往往会在夏季达到高峰。
DSC0006.jpg

  (图说:波克拉底)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病毒学教授克里斯表示,病毒在冬季更容易传播的一大原因是“人们常聚集在一起”。
  就流感而言,冬季时大家更多聚集在屋内取暖,空气流通性差,加上节日的人员流动,十分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DSC0007.jpg

(图说:病菌会长时间漂浮在地铁车厢里。图源:Getty Images)

  对于同一流感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下体外存活的时间更长,在天气炎热时就会相对变得脆弱。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冬季会是流感的高发期,而登革热则是因为进入夏天后大量的蚊虫带来较多的感染,等到了冬天,蚊虫消失后感染源便切断了,疾病也就会消失。
  不难发现,有季节相关研究的大多是长期与人类共存的传染病毒。这些传染病会在某些季节出现,然后销声匿迹,第二年又再次出现。
  在新冠病毒面前,人群普遍易感,即使有某些因素会削弱病毒传播,也很难让病毒销声匿迹,所以期待新冠病毒会因天气转暖而消失不现实。
  此外,BBC分析称,除了气候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例如全球的人口流动,以及人口分布的密度等。
  新冠病毒传播全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是跟着人们在世界各地移动传播的,与此同时又正好赶上季节变化,因此很难把季节因素单独拎出来讨论。
  新冠病毒与温度的研究进展如何?
  如果新冠疫情无法在全球遏制住,从而变成长期病毒,那么关注它与季节温度间的关系就变得格外重要。
  但以目前的研究来看,相关研究争议都很大,研究结果也常常相互冲突。
  据报道,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一类是基于已有数据做的计算。
  实验室的实验是通过人为制造环境的变化,观察病毒的活性。
DSC0008.jpg

  (图说:一家俄罗斯的实验室正在测试新冠病毒。图源:BBC)
  此前中国香港的一项研究表明,把病毒放置在22摄氏度的环境下时,14天后无法再检测到病毒;把病毒放置在37摄氏度的环境下时,一天后便无法再检测到病毒。
  这一类研究遇到的问题是,实验室很难模拟实际情况。在人群中传播的病毒情况远比在培养皿中更复杂,病毒活性降低不代表不会感染,病毒在桑拿房里传播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而基于已有数据的计算则更加困难。以国家为单位研究无法避免的是,不同国家的政策和医疗条件都有差异,这些因素也都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
  例如根据非洲疾控中心的数据,在今年2月初,整个非洲,只有南非和塞内加尔两个国家有检测能力。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很难通过现有的数据做分析预测新冠病毒的传播与温度到底有没有关系。
  温度并非决定性因素
  有抗击SARS的“成功案例”在先,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两者进行对比。
  中国的SARS疫情大约是在2003年5月份结束的,确实是快到夏天疫情就消失了,但这很容易让人误解。
  多数学者认为,SARS的消失和国家的积极防御有很大关联,温度并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只是等待气温上升,很难想象之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控制并消灭SARS有三个因素:透明公开的病例通报、各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以及天气回暖。
DSC0009.jpg

(图说:广深铁路四道消毒防线抵御“非典”。)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在中国科协组织的采访中指出,当年发生SARS疫情时,全球特别是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迅速发现病例进行隔离,追踪每例病例的密接人群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最终成功防控疫情。
DSC00010.jpg

(图说:2003年全球“非典”疑似病例数。图源:WHO)

  他强调,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一位病毒学家也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表示,从科学角度来看,温度和疫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定论,现阶段的研究也多浮于表面。只能说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温度高能够减缓病毒传播,但一定高温下,病毒确实会被杀死,但室外温度一般达不到这种极端情况。
  气温升高是疫情消失的有利因素,但并不是疫情消失的充分条件。
  我们现阶段能得到的结论只能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病毒传播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就像比尔盖茨基金会的专家所说,“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为什么夏天能够抑制病毒,那么将会比任何疫苗都有效”。
  而在还不知道这一切之前,我们只能继续等待更多的研究出来,并在期待病毒消失的同时做好持续战斗的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