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杨振宁百岁华诞,潘建伟发文:是我们前进的指引

时间:2021-9-23 17:55 0 74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月22日,杨振宁先生迎来100岁华诞,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教授撰文回忆与杨振宁先生的往事。潘建伟称,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一直得到杨振宁的有益指引。
“杨振宁和李政道作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同样能够做出顶尖的科学发现,激励众多年轻学生投身于科学探索中。”潘建文在《赛先生》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潘建伟谈到30年前首次遇见杨振宁先生后,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我与杨振宁从未从事同一方向的研究,但杨先生对物理学前沿的敏锐判断以及对年轻人的鼓励,一直是我们前进的指引。”潘建伟称。
1995年,杨振宁支持了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一场物理前沿研讨会,也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潘建伟第一次了解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概念,并得知杨振宁对研究领域的重视,这也是潘建伟实验室后来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1997年激光冷却原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01年BEC的发现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BEC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全球多个科研实验室的兴趣。当时刚进入量子信息领域研究的潘建伟关注到,由BEC研究带动的超冷原子量子调控对于实现可扩展的量子模拟和计算的重要价值愈发显现,于是定下了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这一长远的研究目标。
也是在2001年,潘建伟开始在中国科大组建实验室,开展光量子信息研究工作,以实现超冷原子量子调控的梦想。2003年,潘建伟在德国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积累技术。2004年,潘建伟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五光子纠缠,我国量子信息实验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前列。
潘建伟实现五光子纠缠的技术引起了杨振宁的兴趣。在中科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朱邦芬教授的邀请下,2005年潘建伟首次与杨振宁面对面交流,并向他介绍了量子信息技术。
据潘建伟回忆,他们在杨振宁的办公室整整交流了一个上午,杨振宁对于光量子信息方面的工作非常认可。“杨先生意味深长地讲道,激光有无限的future(未来)。”潘建伟称。
杨振宁回国后,大力推动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发展。据潘建伟介绍,杨振宁在清华物理系强调两个方向,一个是凝聚态的实验,另一个就是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比如薛其坤做的反常量子霍尔效应,也是受到了杨振宁的影响。
潘建伟还称,杨振宁对坚定自己回国做研究的决心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潘建伟全时回到中国科大工作。他表示,自己除了在光量子信息处理方面继续发展之外,还一直铭记着杨振宁对超冷原子的判断。
基于超冷原子的量子计算与模拟当时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潘建伟援引杨振宁2009年在接受《知识通讯评论》采访时的话称:“冷原子研究领域还要高速发展,在50年代可以说是理论走在前面,现在则是实验带着理论走。”
不过当时国内在超冷原子量子调控领域仍是空白。2010年,潘建伟团队开始搭建超冷原子试验平台,历经数年发展,终于在2016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中性原子实现二维自旋轨道耦合的人工合成。
潘建伟在学成后回到国内开展光量子信息实验研究,与其在奥地利留学的导师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还产生了一些误会,影响了国际合作。“杨先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出面协调,还专门邀请塞林格教授到清华访问,促进我们的沟通。”潘建伟回忆道。
潘建伟称,在杨振宁的帮助下,其团队与奥地利科学院成功开展了基于“墨子号”卫星的量子通信合作研究,直到目前也时常有合作。
2019年,潘建伟团队将“墨子号”载荷样机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杨振宁出席捐赠仪式,当时的一番话令潘建伟至今难忘。杨振宁说:“我们这一辈人过去总是盼望着中国‘天亮’,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中国未来有无限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