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25岁就拿诺贝尔奖的人,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时间:2021-10-4 17:28 0 70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已经约等于成为了超级人生赢家。但我们如果端详各位诺奖得主的生平,仍然能从中品出些许世界的参差——

有人在25岁那年,就和当物理学家的老爹一起把诺奖带回家;
有人年过五十,却还未拐入最终能让他收获诺奖的研究领域。
有的成果一经发表就引发轰动,第二年即引来诺奖青睐;
有的研究却苦等55年,才等来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奖牌……
甚至有坊间传闻称,如今满头银发才是诺奖得主的标配;又有人说,物理学家若是年少无为,这辈子都将无缘诺奖。事实真的如此残酷吗?
在诺奖120年的历史中,科学类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共诞生了621位诺奖得主,其中有3人曾两次获奖。我们整理了这621位科学家的信息——诺奖世界里的参差有多大,数据说了算。
DSC0000.jpg



DSC0001.jpg



DSC0002.jpg



DSC0003.jpg



DSC0004.jpg



DSC0005.jpg



DSC0006.jpg



DSC0007.jpg



DSC0008.jpg



DSC0009.jpg



DSC00010.jpg



DSC00011.jpg



DSC00012.jpg



DSC00013.jpg



DSC00014.jpg



DSC00015.jpg



DSC00016.jpg



DSC00017.jpg



DSC00018.jpg



DSC00019.jpg



DSC00020.jpg



DSC00021.jpg



DSC00022.jpg



DSC00023.jpg



DSC00024.jpg



DSC00025.jpg



DSC00026.jpg



DSC00027.jpg



DSC00028.jpg



DSC00029.jpg



DSC00030.jpg



DSC00031.jpg



DSC00032.jpg



DSC00033.jpg



DSC00034.jpg



DSC00035.jpg



DSC00036.jpg



哪怕是最近几年的诺奖得主,仍然有不少科学家在三十几岁便做出重要成果。科学家们并非不再年少有为,而是诺贝尔奖来得越来越迟。
不仅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从1974年起,诺奖组委会规定上,不再将奖项授予已经逝世的人。是否有科学家因此而与诺奖失之交臂,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去年研究黑洞的科学家获得物理学奖时,便有不少学者为霍金惋惜——如果霍金仍在世,或是奖项来得早一些,诺奖是不是也有他的一份?
为什么诺奖得主的等待时间越来越长?一方面,现在的科学研究,不再像20世纪初期那样有诸多仍然空白的领域,科学家要做出诸如“创立量子力学”、“发明血清疗法”这样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如今的科学家数量也比100年前翻了成百上千倍,成就突出的科学家更多了,诺奖委员会验证科学成果可靠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随之增长。
但也并非那么绝对。安德鲁·法厄(Andrew Fire)与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在发现RNA干扰现象8年后,即收获了2006年的生理医学奖;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同样也在面世8年后,就为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带来了去年的化学奖,并且已经为无数的科学研究、甚至是疾病治疗带来帮助和希望。
对于科学家来说,获得诺奖的肯定固然欣喜,但这也许只是他们畅游科学与真理的海洋时,遇到的一朵闪着金光的浪花。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25岁的最年轻纪录,或许很难再被打破。但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天才科学家也好,一生孜孜不倦的学者也好,他们都在为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或是更接近真理的奥秘而努力。
2021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4日起陆续公布。今年,果壳依然会跟你一起等待诺奖的结果,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最靠谱的诺奖解读。
快来关注,不要错过!
作者:麦麦,岸边的白鹳

制图:色色
编辑:luna
数据整理自www.nobelprize.org
一个AI
参差再大,他们都是拿了诺奖的人;而你……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