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为什么Kindle成了跟不上时代的产品?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321
主题
147338
回复
17343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5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三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0/43
融侨集团:子公司债务违约遭农行蜀山支行诉讼,涉及本金约1.53亿元
0/50
四部门: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
0/46
支持资本市场两项新工具落实不佳?中行:客观看待,稳定器功能是本质
0/49
以“微实事”托举起“大民生” 招商银行适老化服务水平再升级
0/39
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息差再创新低
0/47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8日)
0/41
王国军:保险行业如何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0/39
中行报告:大行资本补充,注资规模、方式、节奏有哪些可能?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为什么Kindle成了跟不上时代的产品?
时间:2022-2-9 16:38
0
40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孟倩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18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当前100个人当中就有大约80个人通过各种屏幕在阅读,数字阅读俨然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手机阅读、电子书、听书等成为人们日常的阅读方式,数字终端承载了阅读需求,但近日“Kindle或退出中国”的消息却传出。令人疑惑的是,数字阅读发展向上,Kindle的走势为何却向下?
事实上,自Kindle入华第一天,就有人在社区讨论:“既然手机和平板可以阅读,为什么还要买Kindle”?这款产品似乎从未产生过十足的用户黏性。虽然Kindle还没官宣退出中国,但其做阅读引领者的梦想无疑早已破灭。如今,又是谁在引领数字阅读?
一代“神器”前途未卜
亚马逊成为美国第一图书电商公司后,创始人贝索斯盯上了电子阅读器,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2007年,经历了三年半的研发后,第一代Kindle诞生。当时399美元的定价不算低,但在上架6小时后就宣告售罄。这款电子阅读器预示了数字化内容的发展趋势,当时Kindle背靠亚马逊平台,内容丰富、炽手可热,与优惠的电子书价格捆绑在一起,创下了一种新的阅读范式。
另一边,Kindle在中国也是美名远播。2013 年 6 月,Kindle 正式入华,前几年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到了2016 年,中国成为 Kindle 全球最大市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电子阅读器出货量曾在2011年高达2320万,之后一路下跌。Kindle进入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让这个电子阅读器的神话延续了一些时间。
2018 年,亚马逊曾公布数据,称在中国卖出数百万台 Kindle,线上书店资源达到 70 万本。随后三年,Kindle再无声量。
2019年,亚马逊电商业务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在中国境内仅剩下Kindle电子书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当时就出现关于Kindle业务的各种讨论,不少声音认为其前景堪忧。
去年10月,Kindle天猫旗舰店悄悄关闭,并未有太多人关注,而近期京东旗舰店大面积缺货的消息引发热议。目前,在天猫确已无法搜索到Kindle自营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此前仅有一款售价不到千元的青春版显示有货,如今再去搜索,这款产品也显示无货。
Kindle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如今却面临缺货,前途未卜。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Kindle旗舰店缺货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中国,其实全世界都在缺货,这两年疫情影响之下,屏幕和芯片都曾出现过紧缺。他还透露,掌阅也有相关电子阅读器产品缺货很久,同样是因为缺屏。
资深通信工程师袁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Kindle所用芯片比较基础,对供货影响应该不会太严重。至于屏幕,台湾元太科技是目前世界上对电纸书生产具有垄断地位的公司,国内掌阅、海信等公司均与其有合作。袁博认为全系列货品断货,表明供应链大概率是有问题,产能不足,不过如此大的缺货情况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
亚马逊生产的新品Kindle Paperwhite5去年10月底在国内发售,预售时京东旗舰店销量破万,真正开售当日却只显示有400多的销量,不少想入手的网友纷纷表示买不到,那时Kindle在中国市场的出路也许就变得莫测了。
上述人士表示新品的出货不畅是因为公司政策调整,所以迟迟未能与大批消费者见面,并表示今年3月后缺货状况也许会有好转。但具体是基于什么样的政策,对方却并未透露。
优势不再,劣势明显
“这么多年来,Kindle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没有本质性的转变。”袁博总结道。
在袁博看来,2007年诞生的Kindle在当时具备两大优势,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屏幕够大。那时通信技术并不发达,互联网还处于2G时代,用户并没有更多的线上阅读选择,而功能机的屏幕小,体验差,Kindle无疑解决了移动阅读这一刚需。如今,Kindle的两个优势却荡然无存。
从技术上来说,袁博认为,3G爆发之后,移动网络普及,苹果引领了大屏智能手机时代,Kindle的产品形态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优势愈发微弱。
Kindle的特色是电子墨水屏,能对眼睛形成保护,但劣势也很明显,刷新慢,容易磕碰,这点比不上手机。袁博表示,体验比手机差,块头还比手机大,能做的只有看书,用户当然还是会首选手机来进行阅读。
手机和平板作为终端,这些载体可实现随意阅读和下载,终端的多样性造成了Kindle不再亮眼。
从软件上来说,眼下拥有海量正版电子书资源的各类读书app,比如QQ阅读、七猫免费小说和掌阅等用户黏性极强,相关数据显示,这些app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可以达到2小时。而像樊登读书这种引导用户读书的app,也令Kindle此前的书城不再具备吸引力。
而真正令Kindle失色的,可能还是源于竞品林立且出色,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袁博表示,社会在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Kindle的迭代一直很慢,很难满足需要快餐文化的人们。
随着Kindle在华的风生水起,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入局这门生意,多看、文石、掌阅、小米、科大讯飞等都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布局的初衷不一,如Kindle一样,当当和京东推出了图书电商平台的扩充品类;掌阅、微信读书则是搭配阅读app进行配套生产;此外还有专营阅读器的厂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所所长王飚分析,这些硬件在产品性能、功能、阅读体验等方面,与Kindle相比并不逊色,有的类似Kindle,且更加贴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要。
微信读书背靠腾讯,拥有海量电子书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微信读书注册用户达2.1亿,去年初微信读书也推出了自己的墨水屏阅读器,并附赠无限年卡。微信读书本身就基于微信好友关系起家,自带社交基因,微信读书内的花式免费读书运营以及各类交互方法,令不少用户有好感。
此外,以京东为例,京东近年来在纸电同步方面做出探索与尝试,一些纸质书购买者可免费得到电子书;同时形成京东读书APP、PC客户端、阅读器等的闭环数字阅读布局,支持电子书、有声书、漫画等品类的阅读;2021年京东推出新版本电子阅读器,从单纯的阅读向功能化发展,丰富了阅读器的使用场景。
这样的情况下,Kindle的适用场景略显单一,生态也显得单薄。袁博认为,这是技术决定市场力的典型例子。
Kindle还有空间吗?
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4%,2020年,有76.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7.2%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从时长上来看,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达100.75分钟,而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仅11.44分钟。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数字阅读领域,电子阅读器的存在显得很微弱。Kindle的断货,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电子阅读器这一终端前景的担忧。某种程度上,Kindle就是某些人心中电子阅读器的代名词。
事实上,另一款电子阅读器也已在市场上声量渐小。掌阅科技于2015年推出首款iReader电纸书阅读器,试图建设软硬件一体的数字阅读生态。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掌阅作为数字阅读平台,拥有50多万部网文版权。
2018年,掌阅科技在年报中称,公司发布了新一代电子阅读器产品,实现硬件产品收入 8831.84 万元,同比增长 63.91 %。但是鉴于消费型电子硬件产品投入需求大,毛利空间低,为平衡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盈利需求,将硬件业务出售至参股公司北京掌上智汇名下,持有该公司15%股权。
这份公告意味着掌阅科技试图剥离硬件业务,而剥离的原因,是电子阅读器市场规模相对偏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毛利不高。2017年至2020年财报显示,掌阅科技的硬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23%、4.64%、1.41%和0.03%(剔除财务处理后为3.09%),份额很低。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53.9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超过5亿。而数字阅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衍生出了新的生态链。
早些年,数字阅读市场盈利方式多为单一的用户订阅,当年,贝索斯研发Kindle,是为了通过硬件入口来沉淀内容付费用户,这一策略曾行之有效,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Kindle的付费用户比初入中国时增长达10倍。
但近年来,数字阅读的盈利方式已从单一付费模式转向广告收入、版权运营、图书出版甚至用户打赏等多元方式。这背后意味着,对企业而言,多元化的阅读业务是不二选择。
以阅文集团为例,早期主要盈利模式为付费收入,2015年营收中有90%来自于订阅收入,剩下10%则是版权收入。2018年,阅文集团开始全版权运营,截至2021年中,付费阅读收入占比不到50%,而版权收入大涨125%,占比从上一年的23.2%达到40%,收入结构趋近于多元。版权收入包括来自制作及发行电视剧、网络剧、动画、电影和出售版权等收入。
免费阅读模式近年来强势崛起,番茄免费小说、七猫免费小说等稳居移动阅读头部位置,月活达到5000万。王飚分析,对平台来说,单纯通过用户阅读能实现的商业价值是有限的。一些平台依托于强大的原创能力,以数字阅读为核心,构建“阅读+版权运营”的数字内容生态,大量免费阅读平台则通过免费用户实现用户规模化积累获取流量,获得广告收益,同时对版权资源进行IP转化。这样将数字阅读作为流量入口,能够实现更多商业价值。
他认为,电子阅读器作为阅读终端设备,是数字阅读行业中的一环。对于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读者,电子阅读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电子阅读器仍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短时间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随着5G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的内容呈现更加多维立体,数字阅读的场景将极大丰富。在这样的趋势下,实现内容、终端、场景、用户之间的良好适配显得尤为重要,平台需要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