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关于城投债,一些个人分析

时间:2023-1-13 12:52 0 75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贵州遵义道桥企业披露了银行贷款重组方案,155.94亿元的银行贷款展期20年,前10年仅付利息,后10年分期还本。
对于这件事情,本视频会来做一个详细分析。
DSC0000.jpg

债务展期是指,企业债务到期后,因为各种原因还不上了,然后债权人同意把到期债务要求付款的日期推迟。
债务展期是一种非正式财务重整,主要是避免债务违约,避免企业破产。
一般出现债务展期,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如果不同意展期,那么企业有很大可能会债务违约。
对金融机构来说,如果不同意展期,那么企业债务违约,一旦破产清算无法足额偿还这笔债务,那这笔钱就彻底没了,就会形成坏账,会影响坏账率。
而同意展期后,至少不会影响坏账率,只是这笔资产被长期“套牢”,但每年还能收回点利息。
再加上城投债的一些特殊性。
一般金融机构碰上这种事情,也只能捏着鼻子去同意展期。
而且为了让城投企业能有能力偿还债务和利息,金融机构同意展期的时候,可能还会下调利率。
比如这次遵义道桥在展期20年的同时,年利率还调整为3%-4.5%。
而且前10年还只要付利息,后10年才开始分期还本。
但即使如此,最终这债在10年后能不能还得上,现在也还是要打一个疑问。
2022年上半年,遵义道桥实现营业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3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滑17%。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为458.58亿元。
其中银行贷款余额164.48亿元,占有息债务余额的35.87%。
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为196.71亿元,占有息债务余额的42.90%
也就是说,遵义道桥不但有大量的银行债务,还有大量向市场发行的企业信用债。
金融机构还可以捏着鼻子同意展期,毕竟银行不缺钱,不马上收回这比钱,并不会有太大资金压力。
但其他债权人可就不一样了,比如一个投资者,假如买了遵义道桥的信用债,现在这钱拿不回来了,但这个投资者自己急用钱,不同意展期,那么遵义道桥也仍然会债务违约。
债权人要求对方到期偿还债务,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不能要求别人一定得同意展期,毕竟普通投资者不像银行那么财大气粗。
据报道,截至2022年12月15日,遵义道桥存在158条被执行人信息,原因多为债务逾期和担保纠纷。
遵义道桥有息债务458.58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货币仅为6.01亿元,较上期下降约45%,且有95%为受限资产,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3000多万元。
所以,并不是说金融机构同意展期,遵义道桥的债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面能不能把每年利息还上,我觉得都是一个疑问。
DSC0001.jpg

遵义道桥也是我们当前一些城投债的缩影。
据华安证券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31日,累计31家城投主体(含子公司)存在银行贷款的逾期、欠息或展期现象,逾期主体共分布在12省份。其中2家主体相关风险贷款余额较多,累计超过60亿元,另有6家主体余额超过20亿元。
目前城投债的债务压力,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
说到这里,需要跟大家理清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
很多人把二者混淆。
城投债是企业债,不是地方债。
所以,不要动辄就拿“内债不是债”的说法,套到城投债。
而且所谓“内债不是债”想要成立,是有很多前提条件,并不是一个广泛适用性的万能药,是有很多副作用。
比如,试图通过债务货币化,来解决债务问题,往往会引发货币贬值,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即使如此,通常也只有国债才适用“内债不是债”。
地方债都不太适用“内债不是债”,就更别说城投债这样的企业债了。
此外,我看到最近有些人在分析城投债的时候,居然说地方不能发债。
这也是一个误区。
我们在2015年修改的《预算法》,第35条是明确规定。
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DSC0002.jpg

所以,每年国家都会下达地方债额度,规定各地方可以发债多少,在这个额度范围内,地方是可以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
有些人说地方不能发债,显然是错的。
不过,除了在国家规定额度内发行地方债券之外,《预算法》也规定,除前款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
这是国家控制地方债规模的一个方法
地方债才是真正由地方政府信用背书并兜底的,是由地方财政进行支付。
而城投债并非如此,城投债只是企业债。
虽然投资城投债的人,大都是奔着地方去的,认为地方会兜底。
不过我得跟大家强调一下,地方并不会兜底城投债。
《预算法》第35条也明确规定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但之所以,投资者会把城投债跟地方高度绑定,认为城投债就是“准地方债”,跟城投债的发展历程有关。
城投企业最早是1991年出现的,当时要求地方政府不再直接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将其公司化运行,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
于是就有了城投企业的概念,
这个阶段的城投企业是没有资产的,当时城投企业是以地方财政收入为担保,来跟银行贷款。
但是到1995年,《担保法》出台,规定财政不能担保,而这个时候城投企业是没有自己资产,所以当时城投企业就进入举步维艰的一个状况。
城投企业的繁荣,是2009年开始的。
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我们当时也是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4万亿大都投向了基建,开始了大规模基建。
而这个过程中,城投企业就成为基建投资的一个重要载体。
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
并且,当时开始允许把公用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纳入城投,比如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热力公司,燃气公司等。
这样一来,城投企业就有了资产,就可以把这些资产抵押,去跟银行贷款融资、发债。
同时,2010年还规定,城投公司的主营收入70%需要来自自身,政府补贴只能占30%。
这样一来,城投企业基本就完成了自身企业属性的定位。
然后当时这4万亿刺激计划下来了,就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贷款给城投企业,然后再由城投企业拿到贷款后,把这些钱投向了基建,比如修建公路、铁路、桥梁、工业园区、公园、旅游项目,等各类基础设施,很多都是由城投企业去投资修建完成的。
所以客观来说,2009年开始的基建狂潮,其中一部分也是来自于城投企业。
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西部省份的城投企业暴雷,就妖魔化城投企业,把城投企业给全盘否定,这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一些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城投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还比较良好。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西部省份在照搬东部省份的运作模式时,出现了水土不服。
比如东部省份的城投企业,去投资建设一些旅游项目,基于当地的经济规模、人流量,是可以实现盈利,那么有盈利,这个债务就有可持续性。
但西部省份的一些地方,却东施效颦,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也大搞旅游项目,甚至耗费巨资搞一些没有意义的大规模景观项目。
这类景观项目往往就沦为摆设,创造不出多少经济效益,投入巨资就变成巨额亏损,而且因为无法盈利,就让债务没法可持续。
所以,我们还是得客观辩证的去认知城投债,即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无视当前一些地方乱投资所带来的债务问题。
现在城投债的债务问题,除了东西部经济差异之外,跟城投债的投资方向也有一些关系。
城投债的投资方向,有一些是可以盈利的,比如水利、电力工程。
一些不能盈利的项目,比如路桥、工业园,但这类基础设施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地方再通过补贴的方式,改善城投企业的财务状况。
但也有一些项目,既不能盈利,也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但可以改善民生的,比如修建公园、污水改造工程等等,这类属于提高民生福利的项目。
所以,在一些不发达的省份,城投企业的盈利情况很糟糕,大量无法盈利的投资项目,都装入到城投企业。而不发达省份自己的地方债务压力就很大,很难通过补贴去改善城投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形成恶性循环。
客观来说,很多地方的这类城投债务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地方乱投资有关,这背后可能还有一些违规违法乱象。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把全国范围内的城投企业都妖魔化,我们需要明白,城投的债务,很大一部分是投向改善我们经济、生活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而且,我们很大一部分无法盈利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沉淀在城投企业的债务里。
所以,对于城投企业的债务暴雷风险,我们也是有一些预期和准备。
同时,城投债的风险,并不是指所有城投债都有风险,东部沿海省份的城投债暴雷的风险目前并不大,风险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的城投债。
现在更大的风险,来自于金融风险外溢,也就是部分城投债暴雷后,让投资者信心大降,引发连锁反应。
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在于信用。
至于会不会兜底城投债,我认为是可能性比较低。
首先,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在强调,“打破刚性兑付”。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都不能保证刚性兑付。
虽然一些投资者是奔着地方去投资城投债,但法律上,地方跟城投企业是没有任何担保关系。
所以,我是建议,不要抱着会给城投债兜底的想法。
可能还有人会问,这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我就举个例子,银行的理财产品,其中有一些就是去投资城投债。
如果你买的某个理财产品,刚好投资了暴雷的城投债,那么你可能就会出现亏损。
另外,很多信托产品也是去买城投债,如果某个信托产品投资的城投债暴雷,那投资这个信托产品的人,可能也会血本无归。
很多债务都是被包装成理财产品、金融产品销售,投资者去买这些理财产品、金融产品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产品拿着你的钱,最终投资了什么。
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两年一直不建议买理财产品的缘故,因为你并不知道,你的钱会不会最终流向可能暴雷的一些企业。
这年头,买各类理财产品,还是得小心谨慎一些。
记住一点,利率越高,风险越大。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