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2023第六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论坛成功召开:科技对保险服务全链条渗透,行业迎来深层次重构

时间:2023-9-30 13:52 0 47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轩 刘佳 北京报道
9月26日,以“重构增长新逻辑”为主题的2023第六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论坛在北京召开。
在主旨演讲环节,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当前,越来越多的险企将数字化转型列入企业发展战略中来,头部险企更是争先设立科技子公司,细化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保险公司正从过去的规模之争转向科技之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对于3.0时代中小主体的转型与发展有两点感悟。一是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整个行业的负债成本在降低,尽管3.0%保险保障属性、保值属性、刚兑属性和稳健回报属性有所收窄,但是保险与其他业务相比仍然具备一定优势,负债成本的降低从中长期来讲有助于新兴主体的发展。二是,目前监管政策的差异化还不够,政策竞争的中立性不够,未来的监管以差异化监管,或者以竞争中立的政策促进中小主体的转型。
中华保险研究所所长、中国研究所长论坛首席经济学家郝联峰表示,资产市场形式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通缩压力大,决定了债券市场长期收益率下行,对应债券价格,债券市场长线向上,然而往向上是有周期的。从周期看,基钦周期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向上,所以明年债券市场部会很强,后年基钦周期往下,债券收益率可能再创新低。
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本次论坛上,作为保险企业代表,弘康人寿总经理周宇航、长城人寿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首席信息官陈卓、北京人寿副总经理雨浓、和泰人寿副总经理胡锋、三峡人寿拟任总经理马旭就保险业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
周宇航认为,险企也是企业,作为一家企业必须要有内源式增长,而做内源式增长就是要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式作为基础,实现内部的精细化经营和管理;其次,险企应该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的需求,真正洞察客户需求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最后,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应该围绕着客户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向客户提供简单的金融产品或者保险产品,而应该去延展产业链,真正通过在洞察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延展产业链。
陈卓则分享了险企想摆脱目前恶性竞争的局面和未来利率长期下行带来的挑战,她认为险企可以在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做出创新化的产品;二是提供特色化、一体化的服务;三是保险科技;四是成本管控;五是招募队伍有办法。
在陈卓看来,在进行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保险产品的竞争力不如银行存款,但是改革以后,银行存款的利率很快降到保险产品定价利率之下。从2014年后出现倒挂情况,寿险产品定价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也是保险产品在近10年热销的背后一个逻辑,也导致了整个寿险市场在过去十年由保障型业务占比30、40%到目前纯保障型业务占比不到10%,基本以终身储蓄型的产品为主。这样的产品对未来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保险产品亟待走出特殊化的路。
从变革中脱颖而出的险企经验,雨浓表示,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有三点核心要素。首先是“精细化”和“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追求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回归保障本源,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主动发现、善于创造、精准把握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提供优质的风险保障服务。通过细分市场,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此外,雨浓指出,“寿险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新型寿险公司,北京人寿清晰认识到自身禀赋和短板,对于市场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据介绍,未来康养产业是北京人寿的重点发展支柱战略,战略上公司将采取轻资产模式,通过康养子公司整合梳理公司的医养服务资源,以此为抓手更好的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演进方向,胡锋认为,人工智能AI发展会进一步改变行业之间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变公司之间竞争的格局。当前,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先后发布自己的AI大模型。我们特别注意到,腾讯和阿里都发布带有很强金融业属性的大模型,2023年9月7日,腾讯发布混元大模型;9月8日,蚂蚁集团发布了最新的金融大模型。这些大模型会颠覆保险行业的很多传统做法,真正助力保险企业实现数字化的第三步,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风控、智能产品开发、智能投资、智能管理等等,真正实现流程再造、降本增效。
在胡锋看来,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如何与金融大模型对接,尽快开发、使用自己垂直领域的小模型,为公司和员工配上一名AI“超人”,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疼点。这需要先下手为强,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和资金实力,也是一个投入大、持续时间长的竞赛过程。
马旭则重点谈了关于中小型企业在科技变革中遇到的困难,他认为,从长远目标来讲,市场培育很重要,AI销售模式相当于销售三阶段里的初级阶段,当前AI能做的,特别是在阿里淘宝上能做的AI模型是销售阶段。销售阶段的要求是买方和卖方对出售的商品的特性、使用模式和方法非常了解,很多需求还没有发掘出来,所以保险公司的AI100%的使用或者0%的使用建设是一方面,客户对它的认知也是一方面。
险资投资新方向
在“投资新方向”对2023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和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对话环节,洛肯国际董事长石鑫杰认为,今年洛肯国际重点转向现金管理类产品,从固收的角度,短期内我们不看好,并且清空了所有的长债,因为1月份10年期国债约为2.9%,现在10年期从约2.9%变成了2.6%,已经吃了相当大的利差,并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对整个债券市场在四季度的表现并不乐观,与此同时,在四季度我们加了1年期左右的同业存单,从权益市场来讲,四季度很有可能再出现更多的刺激性的政策,这样的话四季度的权益市场是稍微有一些可以期待。因此我现在的策略变成了要么是现金管理,要么是权益加到75%的仓位,如果真的到了3000点的时候,我们愿意加入国家队伍实现3000点保卫战。
对于权益市场的走势,昆仑健康保险副总裁袁长安则认为,投资确实有压力,但保险机构在固收领域中的产品仍优势明显,昆仑健康保险固收类投资收益率5%左右,但权益类产品收益差别较大,A股市场投资整体维持正收益。从供求关系来看,A股上市公司IPO的数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过度强调数量的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对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此外,对于不具备成长性的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退出机制;最后,目前来看有超过1万亿以上的外资在资本市场里,把股市的好坏跟北上资金的进出完全正相关的思路是有问题的。因此,袁长安表示:“随着中央高层出台了很多政策,降税免税等各方面,相信四季度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展现,我们也会做好分析研究,把握好四季度可能出现的好的投资机会。”
同时,袁长安表示看好“中特估”“大基建”等领域,他认为靠刺激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基建、新基建将替代房地产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横琴人寿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王立川表示,保险投资的逻辑起点是负债,负债成本、负债结构和负债久期,资产负债管理决定了开展大类资产配置的逻辑起点。“我们把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界定为战略性投资,它也许难以带来短期的财务回报,但从公司整体视角而言,有助于降低负债及运营成本,从而为保险投资提供长久期低成本资金,进而提升保险公司的长期价值。”王立川表示,展望未来,保险公司还会持续探索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分销效率、降低负债业务和运营的边际成本。
财信人寿首席投资官邹万红认为,2023年上半年债市走牛,固收类产品业绩整体稳健,对整体投资盈利的贡献率提升,“我们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1、2月份,加仓了大量的信用债、利率债,固收类产品对今年投资的绝对收益贡献占到了50%以上。”
邹万红表示,许多中小险企投资的压力大,一方面受到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基础资产的定价下行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险企面临的基础资产的来源在过去几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几年保险投资收益比较高,很大部分来源于基础资产来源与地产、城投把信用的利差抬高了,所以这块配置的投资收益比较高。
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式,安佑基金总经理何玉涛认为,四季度从股市的角度偏悲观,从债券的角度,整体的政策变化利率债相对承压,有城投债的问题,它的走势可能会跟利率出现一定的分化,这主要是基于政治局会议之后推出的一揽子化债政策。这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了城投债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到现在一票难求。四季度,从个人理财的角度,我可能更倾向于固收类的产品。
对于安佑基金的仓位布局,何玉涛表示,“我们的核心策略以固收为主,整个投向是中高等级的信用债居多,信用债里面涵盖了城投和产业债,利率债确实是没有涉猎。”
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探索科技新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保险科技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再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再到今年爆火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横空出世,无一不昭示着AI时代正向我们呼啸而来。在本次论坛的最后一场圆桌讨论中,国泰产险CTO朱建平、天擎科技董事长兼CEO鲁田天、大童保险服务执行副总裁李晓婧和众安保险健康险事业部产品负责人王顺四位大咖,就保险业的科技新趋势展开思想碰撞。
朱建平表示,随着科技对保险服务全链条的渗透,让保险变得简单易得;通过保险业务与互联网技术高效耦合,回应了用户不断释放的需求,让客户在有需要的时候能接触到适合的保险服务。
朱建平介绍,基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国泰产险将支持互联网新兴业务作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分阶段稳步实施目标及实施计划,在数字化转型上进行了通盘梳理,重点在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环节与细节里融入科技力量,打造商业价值增长加速引擎。具体体现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是建设数字化底座,实现了创新业务基于数字化底座的快速创新与上线;第二阶段是数据治理,实现了互联网业务全量迁移到数字化平台;第三阶段是数据智能化,打造全流程在线化服务能力。
鲁田天认为,因受到投资环境、监管方向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长期靠“吃利差”的经营思路急需转变,转向考虑死亡率差、疾病发生率差,因此建议全面探索互动式保险产品的研发。
当前的客户群体是不喜欢“被管理”的,所以和这部分群体的互动方式很重要,需要通过一个媒介,找到客户群体感兴趣的点,让客户去认可,才能达到“管理客户”的目的。“如果我们直接地去给客户做身体检测,往往会遭到拒绝和抵触,而如果借助智能设备、VR设备,让客户在体验的过程中给客户身体指标做一个基础的检测,客户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我们也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去进行智能推荐,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方案。”鲁田天表示。
李晓婧认为,保险科技的发展将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化阶段,思考和实践以O2O线上连接线下的模式,如何实现效率的提升;第二阶段是数字化阶段,也就是OMO线上与线下如何深度融合,去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衍生出更多新的业务场景;第三阶段是数智化阶段,这个阶段涉及到如何与AI进行深度的结合,以及结合后可能会为行业带来更深层次的重构。”李晓婧认为,第三个阶段还在探索当中,目前尚未给保险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值得期待。
此外,李晓婧特别谈到了保险科技的“降温”,这一方面是因为保险科技本身很难,另一方面也要看为保险科技买单的钱从哪里来。“事实上,保险科技服务的对象是保险中介和保险公司,C端不会为保险科技来买单。”她坦言,如果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保险中介和保险公司的话,所有行业利润的来源均来自于保险的销售,而保费无非来自于三差损益的定价。而目前传统的定价模式,对保险科技这部分的考量是有限的。”
王顺认为,所有保险科技想要更好地发展,核心是要能解决保险公司的问题。因为目前95%以上的保险科技收入来源是保险公司,所以一定要能解决保险公司的问题。第一是行业最贴近保险公司需求的规模问题,财险公司对规模的追逐比寿险公司更激进一些;第二是效率的提升,保险科技企业如何帮助保险公司提升效率,特别是运营效率;第三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有非常大的弊端,首先是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其次它要有相应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来源才能比较好地做好风控。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