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招商银行:锚定价值银行战略,业绩答卷彰显韧性

时间:2025-3-31 10:05 0 6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银行业面临外需放缓和内卷加剧的双重压力,经营业绩普遍遭遇挑战。守拙笃行,破局而生,招商银行(03968.HK)在3月25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H股),交出了一份多目标平衡下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经营挑战:多重压力下不确定性加剧
2024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从国际来看,全球形势复杂严峻,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金融风险增大。从国内来看,经济总体平稳,但内需不足,消费恢复不及预期,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不减,房地产低迷拖累投资;M2增速下行,M1降幅更大,资金活化程度仍未明显改善;社融增速下滑,信贷增长较弱。
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给银行业带来持续冲击。广谱利率持续下行,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减费让利等政策陆续出台,银行业营收面临下行压力;金融市场震荡加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压力不容小觑。“低利率、低息差、低盈利、高风险”的新形势,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和运营成本管理均提出了较大挑战。
经营亮点:价值引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招商银行近年来持续推进“价值银行”战略,行长王良在2024年年报致辞中提到,招商银行“着力打造‘严格管理、守正创新’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坚持‘质量、效益、规模’动态均衡发展,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成绩单,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从成绩单来看,招商银行资产质量优势持续巩固。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形势,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守住了资产质量基本盘。不良贷款率为0.95%,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长期保持在1%以下;信用成本为0.65%,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维持411.98%的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强健。
经营效益稳中有进,营收稳中向好。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净收入3371.21亿元,同比下降0.5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35个百分点。其中,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降幅逐季收窄;净息差(NIM)为1.98%,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非利息净收入1258.44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逐步提升,实现由负转正。利润平稳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28%和14.49%,盈利能力保持优异水平。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2024年总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速大于10%,实现双位数增长。AUM在近15万亿体量上保持了12%的同比增速,FPA余额突破6万亿元关口,体现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客户存款规模突破9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年末增长超11%,贷款余额接近7万亿元,增速近6%,均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零售客户数突破2亿户大关,对公客户数跨越300万户量级,两大客群齐头并进构筑发展护城河。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在全市场存款定期化趋势下,招商银行坚持严格低负债成本管理,存款占比升至83.31%,较上年年末提高1.29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坚守50%防线,存款付息成本率同比下降8BPs至1.54%,低成本负债优势进一步稳固,对NIM形成有力支撑。盈利结构不断调优,持续做大轻资本业务,非息收入占比37.33%,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零售金融“压舱石”效应持续显现,零售贷款保持6%以上的同比增速,占比进一步上升至约53%;零售金融条线营收占比升至58.37%,利润贡献率连续五年站稳50%以上高位。
在保持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招商银行始终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持续构建经营“韧性”。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五篇大文章”服务答卷可圈可点。科技、绿色、普惠三大领域贷款增速均超全行贷款均值。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73%,精准滴灌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03%,积极服务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领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0.37%,惠及小微主体范围持续扩大。同时,招商银行持续发展养老金融,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数、年金受托规模、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户数等均创新高;全力推进数字金融建设,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4.38%。
推动重点区域机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海西等重点区域的分行特色化经营。重点区域分行对全行的贡献占比稳步提升,其中核心存款和贷款余额占境内分行比重较上年年末分别上升0.36和0.19个百分点;客群和AUM等核心指标较上年增速高于境内分行平均水平。
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香港为平台和支点,招商银行不断提升在港及海外机构经营能力,深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境内外联动协同,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通过积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两类客户,努力打造客户跨境业务“主结算行”与核心客户“全球主办行”。2024年,招商银行国际化战略持续开花结果。境外分行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批发涉外收支业务量425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
综合化经营提质增效,集团协同服务能力更加突出。旗下子公司实现多领域突破,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招商永隆银行深耕香港、服务湾区、融通全球,持续打造零售金融、银团业务、投行资管、金融科技等特色优势,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2.92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42.84%,被《环球金融》评选为首届“香港之星”。招银国际坚持发挥特色化差异化优势,协同推进企业融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五大业务板块,不断做强做大优势主业。招银金融租赁公司秉承“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深化母行飞轮联动,资产投放位居行业第一。招银理财落实“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总体经营策略,管理产品规模连续四年保持行业领先,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外部荣誉。招商信诺资管公司聚焦主业加快转型,资产管理规模迈上3000亿元大台阶。招联消费金融依托数字化能力,资产规模和净利润稳居消费金融行业前列,跻身《人民日报》“2024金融高质量发展项目案例”。
招商银行的成绩也得到了外部市场的持续认可。品牌价值名列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第10位,一级资本排名首次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市值重回万亿台阶,市净率领跑A股银行板块。三大评级公司对招商银行的主体评级全部进入A级。明晟ESG评级由“A”提升至“AAA”等级,在全球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被《亚洲银行家》评为“亚太区最佳财富管理银行”“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中国最受推荐零售银行”。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数字银行”。连续13年登榜《财富》年度世界500强榜单。连续14年入围智联招聘和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联合开展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10强,并首次获得第一名。
经营策略:落实“四化”转型,纵深推进价值银行战略
展望2025年,银行业将继续面临“三低一高”环境挑战,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基建需求恢复增长,房地产市场渐进回暖;叠加近期提振消费行动方案、“两新”补贴政策落地,将为商业银行资产增长带来新的转机。经济活跃度提升,资本市场回暖,有利于支付结算和大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并通过资金活化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高质量负债来源。
在百年变局与行业变革交织的新时代,招商银行作为标杆性金融机构,在2024年年报中提出“深入推进价值银行战略”。行长王良也表示2025年招商银行将“因势而变,推进‘四化’转型”。可以看出,推进国际化、综合化、差异化、数智化这“四化”转型,将成为招商银行2025年把握经济转型、政策支撑等机遇,实现破局而立的重要经营策略。具体来看,招商银行将在国际化布局上持续发力,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机遇,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在综合化经营上持续深化,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提升集团整体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促进业务的多元化。在差异化竞争上强化优势,坚持错位竞争,巩固“以零售为主体、四大板块均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打造“五篇大文章”及跨境金融、汽车金融、财富资管等更多细分业务领域新优势,推进重点区域分支机构发展。在数智化转型上再上台阶,探索“AI+金融”“人+数智化”模式,强化前沿科技在产品、服务、管理的应用,拓展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的半径,提升全成本管理能力。
稳中求进,砥砺前行。招商银行通过历年来交出的答卷,证明了其发展战略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并通过遵循“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经营原则,实现了穿越周期、稳中向好的经营成绩。面对不确定性,相信招商银行仍能逆水行舟,稳立潮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