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银行天天求我借钱,咋办?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2308
主题
152325
回复
17860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3
深观察|险企财报透视:国寿PK平安,"一哥”之争白热化
0/53
保险资金上调入市比例,多家险企表态
0/62
中国平安:发挥长线资金优势,体现耐心资本担当
0/61
低利率、高波动时代,银行理财为何成为资产配置的“优等生”?
0/51
中国平安表态
0/51
监管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险企纷纷发声: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0/49
“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多家险企表态
0/52
新一波弹药在路上,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上调5%!
0/53
多家大型险企表态: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将加大投资力度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银行天天求我借钱,咋办?
时间:2025-4-7 10:18
0
4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银行为什么天天求着我借钱?”
3月以来,王伟经常收到各大银行推销贷款的电话与短信“轰炸”,最多时一天能接到5个电话。不仅利率低,而且额度大,“纯信用无抵押,年化利率2.8%起,额度最高100万元”……
越来越多的推销电话背后,银行们正在激战消费贷。尤其是今年3月,优惠活动中消费贷贷款利率降至“2”字头,甚至比房贷还低。
当王伟对低利率心动,想着能否置换房贷时,却发现进入4月消费贷利率又悄悄涨回去了,各家银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几乎全部重回“3”字头。
为了防止借消费贷还房贷,银行收手了?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银行
刷新历史低点后,消费贷罕见回调
所谓消费贷,即银行或金融机构给个人发的贷款,用于购物、旅游、教育等消费支出。消费贷属于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因此对个人信用要求较高。
今年以来,银行个人消费贷利率下行成为趋势。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同比下降28BP,刷新历史低点。
尤其进入3月,银行们扎堆发力消费贷优惠活动,通过“新人优惠”、发放利率优惠券、限时免息等方式吸引客户。比如北京银行“消费京e贷”发放限时优惠券后利率可降至2.5%,萧山农商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最低可以做到2.4%。
如果以2.5%的单利利率计算,10万元消费贷一年的利息成本只有2500元左右。
不过,“地板价”的消费贷已经被叫停。3月末,不少银行客户经理在朋友圈表示:“接到通知,消费贷利率不得高于3%,符合条件的抓紧办理了。”
进入4月,多家银行修改了消费贷业务的相关宣传页面,消费贷利率出现了罕见回调的现象。
王伟3月末接到的贷款电话如今都换了说法:“4月1日之后我们的消费贷产品利率要从2.58%涨到3%以上了,最后3天时间,您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本以为是营销话术,但进入4月,当他打开某银行App后发现,2.58%的优惠券已经过期,再申请的话利率门槛已经高达3.4%,涨了0.82个百分点。
活动前后消费贷利率对比。图/受访者提供
消费贷利率的反常上升,在社交平台上也掀起了不少讨论。网友们发现各银行的利率优惠券都到期了,拼团优惠也都截止。比如宁波银行的“宁来花”最低利率从2.68%上调至3%;兴业银行的“兴闪贷”利率从最低2.78%上调至3.75%。
有着十余年助贷行业经验的陈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优惠的消费贷利率本来就是银行第一季度“开门红”冲业绩的限时优惠,本身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在“开门红”的特殊阶段,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主动下调利率,在年初冲刺的背景下牺牲短期利润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业绩。
不过,银行宣传的最低利率并不等同于实际利率。陈丽表示,消费贷宣传中的最低利率只是参考,具体要视客户实际情况而定。而银行或助贷机构并不会把贷款利率的评判标准摆在明面上,通常考量的是用户的信用水平与工作稳定程度。
“换句话说,银行的消费贷低利率是一场优质客户的争夺战。即便是有活动,90%的人拿不到3%以下的优惠利率。”陈丽说道。
回调背后,3%的“防火隔离带”
而3%以下消费贷被叫停,更重要在于风险考量。
过低的贷款利率,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会对银行造成不小的负担。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监管部门叫停3%以下的消费贷利率,实质是为无序价格战划定止损线。
“综合来看,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在2%左右,3%的利率关口接近银行资金成本与风险拨备的盈亏平衡点,低于该水平将导致业务难以覆盖潜在坏账损失。”薛洪言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进一步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25年3月,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为3.1%和3.6%。一些银行打消费贷利率价格战,已经大幅低于LPR利率,严重侵蚀银行利润,“银行应当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和成本收益核算,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不能盲目冲规模忽略效益和风险”。
更深一层的考量在于,当低利率形成套利空间,消费贷是否真正用于消费?
安邦智库(ANBOUND)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过低的消费贷款利率的确可能引发套利的情况,使得资金使用偏离消费领域。考虑到5年期LPR 3.6%作为普遍的个人房贷利率的基准,如果消费贷利率过低,可能引发一些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
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明确规定,信贷资金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也不得用于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用途。
陈丽也提醒,银行会进行贷后监控,如果出现消费贷的违规使用用户会被追责,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本金、利息及追偿费用。
但社交平台上,不乏消费贷套利的“经验帖”。不少用户申请消费贷之后,会选择走提现流程,然后经过多重渠道来逃避银行的贷后监管,以此来还房贷或做投资理财。
当然,也有用户分享申请消费贷用于投资被银行监测到,从而被“抽贷”——消费贷的额度被暂停,并被银行要求限时归还贷款。
这或是监管叫停低利率的重要原因。“降低利率可能导致过度授信等问题,部分消费者以低利率消费信贷违规置换其他高利率存量贷款,进行套利。以短还长,对个人而言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形成风险隐患。”李广子补充道。
在薛洪言看来,部分借款人通过消费贷置换高息房贷或购买理财产品赚取利差,造成了资金空转,既违背政策初衷又积聚金融风险。
“3%的利率下限相当于设置‘防火隔离带’,既保护银行合理利差空间,又压缩套利者的操作余地,促使消费贷资金真正流向消费领域。”薛洪言说道。
银行为什么盯上消费贷?
虽然低利率的消费贷短期“消失”、价格战“熄火”,但长期来看,消费贷业务仍将是各家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力重点。
早在2024年,消费贷的利率优惠就已席卷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行个人消费贷(含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量突破万亿大关,算上2023年增加的8000亿元,合计超过1.8万亿元。其中,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连续两年同比增长85%以上,工农建消费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规模。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更加注重提振消费。3月末,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贷款期限由5年延长至7年。
进入2025年的消费大年,国有大行的个人消费贷增长趋势仍在向上。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3月17日,农业银行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3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0亿元;另据工商银行披露,截至2月末,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100亿元。
发力消费贷,也是银行业务发展的现实选择。薛洪言表示,从银行经营贷款结构转型的角度看,消费贷成为银行填补零售业务缺口的重要抓手。消费贷利率定价一般高于对公贷款,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通过消费贷这类高收益零售资产实现“以量补价”来缓解息差压力。
只是,消费贷的高歌猛进,暗藏资产质量波动的隐忧。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2.39%,较前一年走高1.05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前一年走高0.51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
正如近期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会上指出:“零售风险上升已成为行业共性,各银行均面临此问题,且这一趋势可能仍将持续。”
对于银行而言,比抢着放贷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点。
薛洪言表示,消费贷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重要的是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真正将消费贷融入实体消费链条。制定相关的授信和风险管理政策,进行客群分层与区域下沉,针对不同客群开发针对性产品,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
而面对低利率的消费贷“羊毛”,用户也需要理性决策。
“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消费贷时不要只看重利率高低。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还款方式、违约条款、其他收费项目和金额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争取给自己更多保障。”魏宏旭说道。
毕竟,对于贷款用户而言,再低的利率都必须还。
(本文不做任何资金决策建议)
参考资料:
《跌破3%!被紧急喊停》,2025-03-31,第一财经
《“3”以下消费贷利率缘何踩刹车?业内:经营贷、信用卡的“前车之鉴”要警惕》,2025-04-01,第一财经
作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