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羲和”探日!细数我国首颗探日卫星“黑科技”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8984
主题
149001
回复
17515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47
陈怀宇履新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43
贺岁快闪,中国黄金“新年有钱花”来了!
0/127
多家银行已超额完成“开门红”!揽储策略、对公投放有何新变化?
0/124
陈怀宇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28
省政协委员黄仕坤:支持人工智能赋能黄金珠宝产业丨2025广东两会
0/124
陈怀宇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0/113
新华保险持续接盘王健林名下资产,已收购11家万达广场
0/120
专访马骏: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
0/129
2024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9.95万亿,产品平均收益率2.65%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羲和”探日!细数我国首颗探日卫星“黑科技”
时间:2021-10-15 07:32
0
49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羲和”探日!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羲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14日,在沪召开的第九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陈杰详细介绍了卫星上的“黑科技”。
“双超”卫星平台
据陈杰介绍,“羲和号”整星重量510千克,运行于轨道高度为517公里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将在国际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为确保太阳空间望远镜在太空平稳、精确观测,“羲和号”采用了全新构型。太阳空间望远镜被安装在专门的载荷舱中,载荷舱与平台舱间采用了“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新方法,完全进行物理隔离,以阻断平台舱微振动传递路径。
“羲和号”首次在轨应用磁浮控制,采用高精度、大带宽、自身无干扰的“磁浮作动器”,作为载荷舱的执行机构,从而使载荷舱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控制的性能得以实现。通过“载荷舱主动控制、平台舱从动控制”新方法,使卫星实现姿态指向精度、姿态稳定度,比国内现有能力提升1-2个数量级。
由于太阳空间望远镜设计了很多观测方式,有时需要对太阳进行平场定标,即需要控制卫星姿态依次指向太阳圆盘的九个不同区域;有时需要控制卫星姿态对太阳进行连续的摆扫观测;有时需要对卫星进行暗场定标,即控制卫星姿态指向空间特定区域;而在两舱解锁时,还需要平台舱跟随载荷舱实现相对姿态控制。针对这些不同需求,平台舱也设计了5种不同的指向模式,可及时响应和切换。
陈杰表示,作为我国新一代卫星平台,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性的“双超”卫星平台,可大幅提升我国卫星平台的指向精度与稳定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双超”卫星平台技术还将在高分辨率对地详查、大比例尺立体测绘、太阳立体探测、系外行星发现等新一代航天任务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无线能源传输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像师”,“羲和号”载荷舱和平台舱完全物理隔离,确保了载荷舱不受卫星平台扰动的影响,具备了完美的“防抖”功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载荷舱和平台舱处于非接触状态,传统的供电方式无法满足能源传输需求。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如何解决载荷舱的能源获取问题?又该怎样实现整星的能源分配呢?
八院811所研制团队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提出“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首次在卫星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首次将能源采集、能源储存、能源控制管理及二次配电实现了智能化和一体化设计。从能量输入到输出,整个链路的综合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在磁场耦合部分,磁传输效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高效低热耗的能量传输。
空间激光通信
由于“羲和号”的载荷舱和平台舱之间完全隔离,也无法通过电缆传输能源和信息。为此,卫星采用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两种“互为备份”的无线通信方式,在两舱之间架起了5G高速通信通道。
“羲和号”上还有一位“新面孔”——舱间高速激光通信单机。该设备由八院802所激光中心团队研制,负责舱间数据传输任务,这也是国内首个接入卫星平台的舱间无缆化激光数传设备,按计划将在轨工作三年。
“羲和号”将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的光谱成像,届时会产生巨大的科学数据。激光通信子系统具备高速的激光传输接口,可以提高科学载荷数据传输速率,将星内数传带宽大大提高,为载荷的高清成像数据积累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八院电子所负责的综合电子分系统平台舱管理单元和载荷舱14台产品,为整星提供对地测控、数传及星务管理等功能,也是“羲和号”上不可或缺的“黑科技”。(记者 张建松)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